资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理财 » 正文

河池360资讯平台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3日  浏览次数:292
河池360资讯平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2日讯(记者吴佳佳) 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21日在京举行。该论坛旨在共同交流探讨国际民间艺术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商榷国际民间艺术领域的合作与互利往来,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的合作与发展。

  “海外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其中4000多万居住在‘一带一路’沿线。他们兼通中西文化,熟悉中外文明,具备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在促进国际文化遗产交流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天星在致辞中表示,***侨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出“文化中国”侨务文化工作品牌,精心组织打造面向海外侨社及主流社会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扶持建立了42家华星艺术团,“以侨为桥”沟通中外,促进文化交流,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轻工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陶小年说,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文化与历史人文风貌的物化表达,已成为连接不同文明对话与信任的情感纽带。在共建一带一路新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在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维护和弘扬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基础上,积极搭建丝路文化遗产手工艺展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沿线博物馆的展示与交流功能,进行丝路文化遗产交流交换展览;与沿线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研讨会,策划系列工艺精品和旅游文化产品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提高传承,解构能力,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利用到其中,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希望本次论坛通过搭建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沿线国家民间艺术研究的力量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综合效应。同时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坛承办方负责人、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说,随着人类高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文化正在日益消失,文明的呈现方式正在改变,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生活观念都在随之而变。如何让传统手工艺产生新的当代价值?如何让文化遗产完成从资源到资本的转换?如何让文物活在当下?如何建立文化遗产经济学?如何让今天的孩子们学会欣赏文物,懂得遗产的珍贵,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力量?如何让传统技艺在当代重新绽放,这就是我们今天相聚的理由与探讨的话题。

  本次论坛在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大力支持下邀请了一批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柬埔寨、伊朗等丝路沿线国家文化部门官员、大学教授、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领域专家、民间手工艺大师参会。中国手工艺大师代表向丝路沿线博物馆代表赠送了作品,国际手工艺大师代表则向论坛承办方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赠送了手工艺作品。

深圳勞務有限公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行业资讯 (55150) 社会百态 (47768)
娱乐体育 (4707) 便民信息 (21550)
电子商务 (3723) 数码科技 (4625)
家用电器 (4723) 金融理财 (3052)
建材家居 (2834) 机械化工 (2888)
电子电工 (3010) 服装饰品 (2765)
农业纺织 (2816) 创业商机 (3527)
点击排行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 姑姑网站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